林涵威醫師

▋ 前言
有植牙經驗的醫師,一定都知道若患者的齒槽骨質很疏鬆,那真的是噩夢一場。除了植體植入骨頭後會沒有足夠的穩定度,更可怕的是植體會在鬆軟的骨頭中「游泳」,植體還可能掉到舌頭底下的組織當中,或是掉進去鼻竇腔中,整個迷航失去蹤影。
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碰到太多類似轉診到急診或是醫院的個案了,今天暫且不討論怎麼處理這些棘手的狀況,我想先告訴大家怎麼預判患者的骨頭很軟,應該及早做好萬全準備。
▋ 影像判讀的重要性
首先,影像的判讀非常重要。在斷層掃描的灰階影像中,黑的部分比例特別高,或是黑的範圍特別大者,都要特別小心。當然這有時候是拍攝劑量的影響,但是再多留心一點去檢查,可能就會發現問題。
再來是要善用影像軟體幫助判別。我們可以看一個數值叫做 CT number 或是 HU value,這個客觀數據其實給我們很多的資訊,可惜會常規檢查這個數據的醫師應高很少。Carl Misch 在 1999 年有發表一個研究,將 HU vale 做了分類:D1 bone, >1250 HU; D2 bone, 850–1250 HU; D3 bone, 350–850 HU; D4 bone, 150–350 HU; D5 bone, <150 HU。
▋ 舉例
圖三右邊 15 這個植體在 coronal and apical third 的 HU 值都落在 D4-D5 之間,middle third 看起來骨密度更差,這種狀況就會有大的風險在術中 loss of primary stability。
圖四右邊 25 這個植體在 middel third 的 HU 值都落在 D4 左右,這個就比較沒有風險。
圖五同樣一個患者的影響,如果今天植牙區域是 #26 #27 這個區域的話,HU值是負的,骨頭大概跟沙子差不多軟,要特別注意。
▋ 小結
要應付很軟的齒槽骨,其實現在有很多工具、器械與方法,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影像判讀,把這個基本工作好,及早做好應變的準備,就可以安心且安全下裝,完成對患者的承諾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