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俊瑩醫師

▋ 前言
承上篇文章結論,Trans-sinus tilted implant 成功率與骨質軟硬程度息息相關,與植體特性亦有很大關係。保守作法至少 4mm crestal bone height 以上,施行成功率較高。
如果 < 4mm crestal bone heigh或骨質較鬆軟,則需要特殊直徑與長度的植體補償,以增加成功率。
▋ 案例一:Crestal bone heigh 約 3mm. 且骨質 D4 bone
手術過程
1. 施行 lateral windows approach,推開 sinus membrane
2. 確認植體置入途徑,目視根尖孔洞
3. 置入 NobelSpeedy 5.0 x 18mm , primary stability 達到 50Ncm.
4. 推開 sinus membrane 空間置入骨粉幫助骨再生
5. 裝上 30 度 multiunit abutment (MUA)
備援情況分析
1.Primary stability 15 ~ 25Ncm:考慮埋入不接出,等待 4M 骨整合後接出 MUA
2.Primary stability < 15Ncm:立即轉換成 Zygoma implant 施行
根據風險,筆者提出 Trans-sinus tilted implant surgical risk assessment, 依據不同 crestal bone height,採取不同的拯救策略。
首選植體以 NobelSpeedy 為優先,因其長度可達到 25mm 長,直徑也可增加到 5mm 並只有 2mm 根尖尺寸,對達到足夠 primary stability 有相當大的優勢。
Trans-sinus tilted implant 除了卡住 piriform aperture 的選項外,如果 Canine buttress 骨壁相當厚實, 也可以選擇卡在 buccal bone 上,採取故意穿出 buccal wall 達到 bicortical bone fixation。此項技術,對前牙植體閃避來說也很有幫助。
Ole T Jensen, 2014 文章亦有提到此項技術與分類。
▋ 案例二:Crestal bone heigh < 3 mm,且 heavy smoker 術後併發症處置
Trans-sinus tilted implant 一旦備孔形成很大的 communication 時,應採取保守埋入植體策略,以避免造成後續急性鼻竇炎。案例二因 Trans-sinus tilted implant 植體失敗,術後造成較大 Oro-antral communication,最後轉位頰側皮瓣達成初級縫合。
檢討植體失敗原因
1.患者咬合力強大,口腔配合度差
2.持續抽菸每天超過 10 根
3.植體 platform 平台部分在鼻竇腔內,會造成骨頭吸收後口鼻穿通。
4.植體混用 conical connection,承受力量較 external hex 植體大,無法宣洩咬合力量。
5.植體進入位置太過後方,骨頭較薄,植體角度較斜。
補救作為
1.移除植體,馬上往前一個完整牙位重新放置
2.以頰側轉位皮瓣修補口鼻相通傷口
3.調整咬合,避免咬在此處
後續等待骨整合五個月後,開始製作正式假牙,並醫囑必須配戴咬合板。
最終順利完成口腔重建治療。









